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痛风已经不再仅仅是“富贵病”,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但还是有不少的朋友不了解痛风是怎么来的,要怎么预防它。
今天黄闰月大夫跟大家聊聊它。
浅谈痛风的病因
01
遗传因素
从流行病学角度分析,痛风多属体内先天性嘌呤代谢紊乱所致, 这是因为有痛风家族史的人体内缺乏一种酶,不能将蛋白质完全分解,使嘌呤在体内积聚过多,血中尿酸也增多并形成晶体,沉积在关节处,引起炎症,产生剧痛。
因此,痛风具有遗传性,有痛风家族史的人,要是不注意饮食,爱吃生猛海鲜、喝啤酒、极易引发痛风。
02
性别因素
痛风患者中,男女的比例为15:1,女性痛风发病率低的主要原因是女性体内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尿酸排出,并有抑制关节炎发作的作用。
在临床上,95%的痛风患者是男性,30岁以上为高发年龄段,这跟男性体内缺乏促进尿酸排出的激素有关。
(图源:摄图网)
03
生活不规律
有些年轻人生活不规律,喜欢熬夜,甚至通宵达旦不睡觉。
这种不规律的生活方式,会打乱人体生物钟的节律,使代谢失常,加重体质酸性化,成为痛风“青睐”的对象。
04
药物因素
如治疗高血压的某些药物长期使用,如小剂量阿司匹林、复方降压片、硝苯地平等均能阻止尿酸排泄,导致血尿酸的上升。
05
过量饮酒
病因学调查认为 血清尿酸值与饮酒成高度正相关。饮酒易引起体内乳酸堆积,代谢后的乳酸与尿酸竞争排泄,使尿酸滞留体内。
怎么预防痛风的发生?
饮食指导
合理膳食,减少嘌呤摄入:
01
烹饪方式
嘌呤含量较高的食物,如 肉类食物可先用水焯一遍,以减少嘌呤含量。
此外,减少辣椒、生姜、芥末等易诱发痛风的食品调料,可选用柠檬汁,食醋改善胃口,从而增进食欲。
(图源:摄图网)
02
饮水指导
供给充足的水, 每日摄入在2~3L左右,利于尿酸排泄,降低血尿酸浓度,达到治疗和控制疾病的目的。
注意喝水应少量多次,水分才能充分去到肾脏形成尿液,帮助尿酸排泄。
03
限制酒精、高糖饮料
喝酒的时候,富含的酒精也会进入人体,被快速吸收,经过肝脏代谢转化, 产物会引起体内乳酸水平升高,抑制肾脏排泄尿酸,尿酸水平升高,诱发痛风,并且会在肾脏积聚,容易形成痛风石。
而高糖饮料中的果糖不仅可在体内代谢产生尿酸合成旁路途径的底物单磷酸腺苷, 促进尿酸合成增加,还可增加胰岛素抵抗及循环胰岛素水平,减少了尿酸排泄。
果糖虽然不含嘌呤,但最终代谢产物却变成了尿酸,是成为痛风的隐形杀手。
运动指导
在痛风急性期应卧床休息,抬高患肢,局部制动。
关节疼痛72小时后恢复活动,在痛风缓解期以中等有氧运动为宜,比如 散步,打羽毛球,太极球等,不宜剧烈运动,大汗淋漓。
运动时间每周3~4次,每次半小时到一小时。
(图源:摄图网)
避免诱发因素
痛风发作诱因有高嘌呤饮食,全身疲劳、酗酒、湿冷,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抗结核药物等),精神紧张、体重骤变等。
温馨提示:降低体重应该循序渐进,不能过快过多,每月降低1kg左右,否则易导致痛风急性发作。
参考文献:
[1]尹相林,姚嵩坡,李兴洲,沈萍,展秀君,张淑红,白雪,侯庆泽,关宝生,邱洪斌.痛风和高尿酸血症发病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0,40(10):2041-2044.
[2]褚阳阳,林梅.浅谈痛风的发病因素与家庭护理措施[J].科技资讯,2013(05):216.
[3]卫莉霞.痛风性肾病发病因素调查分析及护理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09):1261-1262.
专家介绍
黄闰月
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博士后合作导师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学术传承人,广东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研究团队负责人,中华中医药学会免疫分会青年副主委,广东省中医药学会风湿病专委会副主委,广东省社区卫生学会风湿康复分会副主委,岭南中医抗风湿联盟秘书长。
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博士,广州中医药大学优秀博士后出站,国家公派荷兰访问学者,珠江科技新星,广东省杰出青年医学人才,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广东省中医院拔尖人才,广东省卫计委青年岗位能手,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首届广州市科普名师。
擅长:中西医结合诊治痛风、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风湿免疫病。
执行编辑:庄映格
审核校对:何明坤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